新闻资讯
书籍推荐 | 四时之外的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1日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号浏览次数:905

郑板桥给一位朋友画竹,题跋说:“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写三物与大君子为四美也。”郑板桥一生只喜欢画兰、竹、石,他将这三个事物与自己配成了“四绝”。在美学教授朱良志看来,郑板桥画的是一种不为时间左右的精神世界。“蜉蝣掘阅,麻衣如雪。”朱良志的新作《四时之外》以《诗经·国风·蜉蝣》的诗句开头,思索万古长河中一个小生命的意义,打开了中国艺术中的时间灵境,展露中国艺术独有的时间超越性观念。时间可以被设想为一种孕育生命的本源。时是四时,春秋冬夏,在“时”的生长运动中,阴阳激荡,春风秋雨,万物融通,成为一个交织感应的活泼世界。中国艺术静观四时,又能超越四时,超越日常,在变化中呈现不变的心灵境界,让人心之花在四时之外绽放。


13.png



中国艺术重视生命境界的创造,追求形式之外的意趣,要在变化表相中表现不变的精神,时间性超越便是艺术家最为重视的途径之一。“四时之外”四字,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也是造成中西方艺术内在差异的本质方面。朱良志教授为美学名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关系的研究,这本新著主要是从时间和历史入手,来讨论中国艺术的发展和核心观念的形成,发掘中国艺术在时间超越中所体现的独特的历史感、人生感和宇宙感。书题“四时之外”典出清代画家恽南田的一则画评,“其意象在六合之表,荣落四时之外。”在画家看来,为艺要怀着一颗超越之心,勘破表相,不再受到时空限制,创造出超然物外的艺术之境,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朱良志以“四时之外”为题,点出了中国人心中的宇宙本体,就是这时间与空间交织的生命世界。

《四时之外》谈的是中国文学、艺术、哲学的灵魂所在,也就是一代又一代的哲人、艺术家和文学家如何突破时间恐惧,通过追求有形可感的空间的旨趣,最终完成对生命境界的理解。

所谓四时,指的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展现出生命变化的节奏。“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四时驾驶的这辆马车,重重地碾压着生命存在的梦,映射出生命缺场的事实”。所以,四时之中,兴盛以返,四时之外,消损是永恒的,兴盛是暂时的。《四时之外》分为甲编“瞬间即永恒”、乙编“时间的秩序”、丙编“历史的回声”和丁编“盎然的古趣”。甲乙丙丁四编悄然对应着春夏秋冬四时。此书仍延续着朱良志的诗意书写和哲学思考,贯穿于“生命超越美学”的主题,并在新的维度阐释中国艺术的基础理论和重要观念。

《四时之外》这本书开篇提到历史是时间塑造成的,但中国文学、艺术、哲学对于历史的理解,实际上达成了超然于时间之外。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常常超脱历史,“不作时史”,这并不是要否认历史,而是不被历史叙述所束缚,回归到鲜活的生命感受,去探寻、去发现、去再现历史现象背后人的生命价值世界。“山非山,水非水,花非花,鸟非鸟”。突破这些形式上的束缚,找到世界自有的节律。“‘看来天地本悠悠,山自青青水自流’,这才是中国艺术家推崇的天地本然的时间感觉”。

戏,是继诗、词之后中国人特有的艺术抒情表达。李楯在《中国戏七讲》一书里把戏曲艺术的典型特点与中国人文精神演变的大背景关联了起来。他认为,本真意义上的中国戏,要从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中国戏的可听可看处讲起,而非停留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中以文字钩沉。要突破舞台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戏剧理论范式,用戏曲自有的语汇去理解“戏”的独特之处,才能理解它何以成为中国人生命的组成部分。


14.png



京剧与昆曲表演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代表性艺术,在清末民初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娱乐形式,然而经过漫长的岁月,在某些人看来,当今的京昆艺术已经“博物馆化”了,人们只能隔着玻璃欣赏,无法真正体验其鲜活的生命力。《中国戏七讲》作者李楯认为,要突破艺术和娱乐的狭义层面,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广阔空间,理解它何以成为中国人生命的组成部分。李楯在写作本书时融入了亲身参与京昆表演的体悟,把京昆表演与相关的社会意识、历史掌故、京剧行当的表演程式联系起来做生动解说,充分展示了京昆艺术的特质,读起来给人以强烈的代入感,让读者品鉴戏曲艺术的魅力。

为当代读者讲中国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知识的普及,更是为了唤醒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记忆。从某种程度上说,戏曲表演的动作程式和审美风格,就是书法与绘画艺术的一种延续。如果你喜欢书法,热衷山水画卷,就一定会喜欢上戏曲艺术,氤氲在戏剧的氛围里,体味往昔中国戏的绝妙之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者。


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