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营口:张运平《我的“五书”生活 张运平事迹》
作者:营口张运平 浏览次数:186 获赞量:6
 

头些日子看《辽宁老年报》,有的同志写的我的“四书”生活,引起了我的遐想,我也有“四书”生活呀!何不写一写,把自己这一辈子对书的钟情做一总结。写明提纲动笔时,发现我的不止“四书”生活,而是“五书”生活:读书、写书、编书、藏书,我这一辈子与书的交往比与亲友的交往要深得多。

1.读书,伴我终生。一生辛苦谱华章,字里行间铸辉煌。

鲁迅先生说:我倘能生存,仍要读书。苏东坡说: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方自如。我这一辈子读的书颇多,文学、教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都涉猎,尤以文学为多。中学时代以小说为主,如《林海雪原》《烈火金钢》《三家巷》《红岩》《青春之歌》《阳光灿烂照天山》等;有关诗文读的也不少,如贺敬之的诗、郭小川的诗,近代诗、古代诗及诗词方面的知识。到了晚年,学些养生知识,如养生的“四大基石”,《老年人的“四有”》及其一些医学生理知识。

我的阅读道路很漫长。1953年小学毕业在家务农,那时我在家就看书。在郊区花英台住,离市里十多里地,我到市新华书店买书:《毛泽东的青年时代》《毛泽东对马列主义哲学的贡献》《望远看》等书籍。中学时代,炎热的夏日里中午都睡觉休息,而我在看书;记得老师曾夸过我,并嘱咐我休息;师范念书时,寒冷的冬天,寒潮来袭,只我一人在教室里看书,老师对我表示敬佩,并在我毕业留言簿上嘱咐我要发扬这种精神。

参加工作后,1964年在胜利小学,我写成座右铭“枣花虽小能结实,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只空枝”。为了读书,1978年在延风小学,我参加了市教育学院函授学习,1983年我已四十多岁,拿回来大专毕业证书,回家给两个孩子看。我中学时代就想当记者,到1988年4月,我调到市民进,做《民进简报》的编辑,由于我读书多,经常写人物通讯,登在《民进简报》上,现已被市民进编辑出版。

我把读书与工作结合起来,尤其是在营口市西市区教研室的四年,结合教研工作去读书,使我在教研工作中,特别是在为教师的辅导讲课中,我愈加充实了退休后的晚年。2016年,被评为“辽宁省四佳读书模范之一”。

退休后读书更多,在中文函授班学习时的《三册古诗文》我又重读了一遍,这时我的读书生活比较成熟,读了些精品。现在,由于看书报过多,双眼白内障摘除,换了“眼球”;而且有眼底黄斑,双眼都有,头些日子去医院看眼睛我的视力双眼都0.25,这给我读书也敲起了警钟!

2.写书,留下身后事。诗书传家远,道德继世长。

2018年和2020年,我家被评为省文明家庭。我总结的经验和做法就是建设学习型家庭。教子要重于德,传家要重于诗书。中国的儒家文化,国学源远流长。我一方面学习,一方面把这一辈子通过学习获得的知识写成书。

年轻时,先后在《营口日报》上发表过《英雄归来》《要天天读报》《不动笔墨不读书》等文章,还写过人物通讯。这是我人生第一个写作高峰期;第二个高峰期是在民进做宣传工作写了好多稿;第三个高峰期是退休后在富强社区。

现在我已80多岁了,该写的都写了,并编成集子。如:一辈子写的诗叫《岁月诗记》;一生中写的散文叫《岁月随笔》;与雷锋战友在一起学雷锋的文章《岁月之友》;反映少儿艺校的《岁月流金》;反映家庭生活脉络的《岁月回望》,近几年,每年都编《岁月流金》。2018年我编写了一本我写文章的花名册,选出较好、有质量的文章一百二十多篇。最近这些日子,分别写了党课讲稿《十大元帅》《建党精神》《雷锋精神》等。我有写日记的好习惯,尤其年龄大了,要动脑不动手写不行,得锻炼经常写。共写书约十本。

在我写的书中,有几本是重要的,留给后代做个纪念。《父是高山,母是大海》早在90年代就写成了,分享给兄弟及晚辈们,他们都看到了,很重视。近两三年,写了一本《岁月回望》,是家史性质的,仿《今日语当年》那本书。把自写日记以来,有记载的都写在这里了;从劲松、红雨到芷涵从小写的日记,能写的都写在心里了。这本书集家事、名人名言、诗词格言、生活养生知识于一体,近400页,已成书。去年劲松、红雨、芷涵读、校对,他们很热心,在我看来则是家中大事。我想把这本书传下去,诗书传家远,我这一辈子与书打交道,《岁月回望》是我写的书中重中之重。

3.编书,为了积累。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从2007年开始,我就开始编书。《学习改变命运》共5册,至2015年出最后一册,历时8年。每册主要内容有文史知识、养生知识、诗词知识等,那是我喜欢的短小精悍的美文。这些书,丰富了我晚年生活和精神世界。这些书,分发给我的老朋友、老同学、老同志,实则是与他们共享国粹开始编这些书,全是复印部安利君给我打字,后来别人也打了一些,我之所以能编书,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得益于她。2007年我与劲松加入“影协”,2011年底熟悉了雷锋战友张国安,跟他们一起学雷锋。我又编了自己的影集,《张运平摄影选》《雷锋在营口》《雷锋精神在营口》等影集。

4.藏书,一生的兴趣爱好。盛世藏书,乱世藏金。

萧楚女说:“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我今年已84岁,也如一颗蜡烛,现在燃烧得跟蜡头差不多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是相信这个真理的。我这一辈子藏书不少,记得在新发里住往芙蓉园搬家时,二十多个蛇皮袋子全装书,后来卖掉一部分。近年来认识了旧物市场的小丁,为人不错,大高个儿,晒得很黑,我平均每月去一次,我不用不喜欢的书给他,他给我一定的优惠。从去年开始,社区南边有一家小书店,藏书颇多,我买了上百本。现在我家藏书近千本,多是工具书、文史书、养生书、诗词书等。我信奉这句话“有书则富贵,无病则神仙。”

5. 讲书,人生的价值。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三尺讲台,曾是我半生度过的地方。从1962年到1981年,我一直在做教师,20年来,我一直在讲坛上讲书度过了我的教师生涯。退休了在社区(富强)抓党建工作,经常讲党课,从2008年到现在16年了。2008年春天,我兼任站前区科普讲师团副团长,开始讲科普课。十多年来,讲科普课程一百多次,编了一本科普讲稿集。

2021年春天,我加入三为老年大学,在大学里讲党史,《十大元帅》《建党精神》《雷锋精神》《创城》等。三为老年大学人多,力量强。2021年底在全市掀起了一个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小高潮。

我这一辈子有“书缘”,读书、写书、编书、藏书、讲书。弄得我一天很忙,资料满满,丰富了我的生活,使我手脑勤起来。“读书有味身忘老。”我现在已忘记我是84岁的高龄老人了,回头看自己走过的一生,感谢“书缘”。

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