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公布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名单,我省有40个社区榜上有名。至此,我省共有118个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全省118个社区入选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是我省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的一次成功探索,为全省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创建工作积累了经验。1月22日起,辽宁日报联合省卫生健康委,在辽宁日报客户端——辽望推出专栏,对我省部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进行宣传报道。第一期,记者带您走进大连市金普新区得胜街道新得社区。
1月22日一早,家住大连市金普新区得胜街道新得社区新胜园小区的韩玉峰,来到社区老年活动室,和约好的球友一起打乒乓球。
“我一直挺喜欢打乒乓球,社区没有老年活动室时,我都搭车去20多公里外找场地。自从咱社区有了老年活动室,我再也不用跑那么远了,省钱还方便。我都70岁了,就这么点爱好,每天来玩一会,心情都舒畅了。” 韩玉峰说起家门口的社区老年活动室赞不绝口。
新得社区老年活动室位于得胜街道新得社区办公楼内,使用面积近400平方米,为迎合老年人的生活作息时间,特意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每天早上 6 点开门,全年无休,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舒适、便利的活动空间。
据介绍,新得社区现有总人口5920人。其中,60岁以上1785人,占总人数的30%;65岁以上1325人,占总人数的22%。刚刚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新得社区,多年来积极探索为老服务模式,着力打造“老有精养、老有赡养”的精品养老工程。
除了打造200余平方米的社区老年人活动室,新得社区还改建了830平方米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示范中心、3000平方米的老年人文化活动广场、老年驿站医疗机构、老年餐厅、残疾人康复中心、心理咨询室等。同时,引入援通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等软硬件设施,举办各种义诊以及健康知识、法律知识、安全常识讲座,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培训、剪纸绘画、老年人棋牌赛等丰富多彩的老年人活动,满足老年人在娱乐休闲、健康维护、社交融入、居家安全、心理慰藉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和个性需求。服务辐射1200余位老人,活动次数达到200余次,得到辖区老年居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此外,新得社区还为50余户老年人的住房进行适老化改造;社区网格员每季度对老年人家庭的水、电、燃气设施进行入户排查和维护保养;建立紧急救援网络,为老年人家庭免费更换电磁炉、配备灭火毯、燃气报警器;对小区单元门、路肩、休息座椅等设施进行无障碍化改造。
社区积极营造敬老爱老的氛围,组织评选活动,树立典型人物,社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失能老人照护者培训,让他们能更好照料老人的生活起居;社区与辖区农商银行、幼儿园等单位开展阵地联建、活动联办,在元宵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邻里节、红色文化节等代际互动活动,增强不同代际间的文化融合;创办老年人课堂,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学普及讲座;为老年人开设智能手机培训课程,80%以上老年人会使用智能手机。
如今,新得社区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晚年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以社区办公场所为中心的10分钟社区老年安全舒适生活圈基本形成,社区尊老爱老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
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城乡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有效载体。大连市高度重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积极整合卫健、民政、文旅、住建、交通、教育等资源,依托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深入开展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活动,培育打造了“月月老人节”“社区摆渡巴士”“嵌入式养老”“居家上门医疗”“环保示范驿站”“橙心志愿服务”等为老服务品牌,有效解决了社区居家老年人就近医疗、就近出行、就近养老、就近娱乐等现实服务需求,为老年人幸福养老、快乐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三年的努力创建,大连市中山区林海社区等17个社区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中山区林海社区创建经验做法入选全国32个典型案例名单,是全省唯一入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