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书籍推荐】开启我们的书海壮游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8日来源:辽宁日报辽望号浏览次数:1356

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放下手机,拿起那些喜爱的书吧;让我们致敬经典,与好书相遇,开启一场书海壮游,看清世界的形状,理解文明的来龙去脉。

《如何阅读一本书》会帮你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自从出版以来,它已经成为无数读书爱好者的心头好。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资深一些的阅读者,读这本书也可以获得更深的感悟。

1.png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是《大英百科全书》编委成员艾德勒和通识教育专家范多伦。其初版于1940年,畅销世界80余年,是研究阅读的经典之作。本书中文版由知名出版家郝明义翻译推荐。书中内容从阅读层次、阅读方法、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及阅读的最终目标,层层深入、教育引导,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游刃有余。两位作者指出,真正的阅读是提升思维能力。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阅读能力才会出现质的飞跃。

《三国志》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认为,读书不用那么费劲地读一百遍,只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就会事半功倍。他们把阅读从低到高划为四个层次,分别是识文断字的基础阅读、抓取信息的检视阅读、提纲挈领的分析阅读、进行批判研究的主题阅读。根据阅读的这四个层次,作者循序渐进地总结出了15条提升阅读能力的规则,涵盖了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到研究者使用的技巧和技能,并总结出易于操作的公式,让读者快速方便地上手使用。作者认为只要按照这些规则和公式进行有准备、有目的阅读,就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掌握阅读的技巧。

作者还贴心地指出评论一本书的智慧礼节: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读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可以暂缓评论。作者认为要像沟通知识一样地评论一本书,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可以区别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

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阅读经典著作,复旦大学教授张新颖的看法是,“一方面需要把经典里面蕴藏的信息读出来,读到当下的世界里来,读到你自己身上来;同时,也需要把当代的信息读进去,把你个人的信息读进去,读到经典里面去。”一本书就是一个起点,哈佛大学教授大卫·丹穆若什以书为舟,纵览天下。《八十本书环游地球》是大卫·丹穆若什教授的80堂文学课,借助80部世界文学经典完成了一趟环球旅行。每天一本书,用80天的时间,与读者们同游世界,开启一场文学壮游。著名小说家帕慕克曾说,丹穆若什教授是世界上读书最多的那个人。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称,丹穆若什包罗万象的故事中暗藏着智慧和机锋。

2.png


2020年,丹穆若什教授在网上每天发布一篇文章,讨论一部世界文学经典,他用16个星期完成了一次环球文学之旅。如同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地球》,丹穆若什的文学旅程从伦敦出发,途经巴黎、开罗、耶路撒冷、加尔各答、京都、上海、南北美洲,直到再回到伦敦;从伍尔夫、狄更斯、但丁、卡尔维诺,到吴承恩、鲁迅、张爱玲、三岛由纪夫、马尔克斯……都被纳入这幅包罗万象的文学地图。读者随之探访全球各地,与经典文学大师对话,也与风土、人物、城市和乡野对话,为读者在各大洲的文学里程碑中绘制出一条有意义的道路。读者在其中探访不同的国度、城市,邂逅不同的作家,看他们如何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个人亲身经历的世界,另一个是那些让伟大作家赋予其生命和意义的书中世界。

《八十本书环游地球》“为五个世纪以来的人类文明建一座纸上的记忆宫殿”。丹穆若什在书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丰富的文学和历史文化,以及谦逊的态度,读者会被他的博学惊呆。他对待楔形文字铭文碎片、埃及象形文字、印加编年史、卡夫卡翻译和当代原住民文学等,都同样地进行沉着冷静、逻辑清晰的讲解。当他写到中国,作为读者的我们会有一种物理和文化空间的双重亲近感,又夹杂着陌生化气息。以世界文学的视野,在多元文化并置下谈论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熟悉的陌生感擦出灵感的火花。你会发现,《西游记》和《堂吉诃德》的写作时间只隔了几年,当吴承恩笔下的取经四人组踏上西行旅途,遥远的西方恰好也有一位骑士和他的随从正待出征。还有狄更斯和他的伦敦,普鲁斯特和他的巴黎,张爱玲和她的上海,紫式部和她的京都……一场场多元而丰盛的流动的文学盛宴接连展开。

“你永远不知道,一本书会在什么时候改变你的一生。”著名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曾书写对联:“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愿我们常与好书相遇,能够沉浸在阅读中,并有系统地阅读、带着思考阅读,让深度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