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北海街和如意五路交会处,一座不高的红色小楼上写着“大东区终身教育学院”——“终身教育”都教啥?有人说,它是2016年大东区获得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这一殊荣的“幕后推手”,还有人说,它源源不断为社区居民输送幸福。4月14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走进大东区终身教育学院,这里聚焦同心,将终身教育服务的触角深入大东区的每个社区,走出一条低成本,大容量的服务新路。
声乐高手让幸福歌声传进社区
“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刚走进学院主楼,一阵优美的和声在楼内回荡。顺着歌声的指引,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推开了一间教室的门,只见80多位成员分成四个声部,正在练习《鼓浪屿之波》。虽然有些成员头发已经花白,但精气神儿丝毫不亚于专业演员,一板一眼都透着功力。
“我们这支队伍年龄平均六十多岁,其中退休的大学声乐教授、中小学音乐教师等专业人员超过四分之一。”趁着休息的间隙,这支斩获多项大奖的合唱团的团长关云光给记者介绍说,合唱团成员每周在学院里排练两天。学院除了给合唱团提供场地,还提供器乐和服装等,服务非常贴心,让这些爱好合唱的人们找到了家的感觉。“学院服务我们,我们也要用心回馈学院。”关云光说,目前终身教育学院有两个声乐班,每个班有学员近百人,都是大东区各社区选送的文艺骨干。合唱团的专业人士负责无偿给这些学员上课,每周两次。学员们学成回到各社区后,要肩负起传播声乐知识、组建社区合唱团等任务。通过这种方式让幸福的歌声传遍大东区各个社区。
居民需要啥课开啥课 这是幸福人生课程体系
声乐培训仅是大东区终身教育学院诸多教育工作中的一项。该学院辐射大东区全部14个街道,120个社区,以“根植社区,服务全民,提升品质,幸福人生”为宗旨,构建了独具一格的幸福人生课程体系。其中“祥、慧、康、乐”四大课程群涵盖了包括太极二十四式、摄影、剪纸、纸贴画、编织、书法、绘画、声乐、舞蹈等在内的二十多个具体项目。
课程具体分为学院课程、社区课程和学校课程。学院课程主要为社区培养骨干力量为目标,由社区统一报名参加。2016年共开设10门课程,招收教学班36个,学员818名。今年,终身教育学院将提升层次、增加辐射、优化项目、创新途径,预计开设14门课程。社区课程立足居民需求,2016年采取社区自聘与学院选派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开设25门课程,课时总数达到1521学时。学校课程则按照学校艺术特色发展需求设立。选派民间达人,已为区内23所小学送课2530学时。
通过到区终身教育学院学习技能,一些人的命运发生了改变。学院首期剪纸班学员王玉芳和丈夫都患有重病,孩子负伤,家庭生活拮据。练就了剪纸手艺后,王玉芳逐渐在社区小有名气,很多人慕名前来请她进行剪纸创作,这让她家的生活出现了转机。现在,王玉芳也成为了志愿者教师,每周五在大北街道白塔社区为五个社区的居民教授剪纸课,用这种方式重获幸福人生。
未来,大东终身教育将更加智能化
“终身教育使我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为了不耽误课程,有的旅游或应酬我都推了,还是和同学们在一起最来劲儿。”学院一名摄影班的学员告诉记者,班级的微信群就像一个大家庭,每天大家除了交作业,互相点评等“常规动作”外,还有许多生活上的关心与提醒。
促进全民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是大东区教育局发展终身教育的一个目标。“结合目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大东区终身教育学院将集体验学习、泛在学习等模式于一体,推出导学服务、个性化学习推荐等内容,为社区居民提供灵活开放的学习服务,扩大社区教育辐射群体。”大东区教育局局长张振丽表示,以后该区的终身教育将创建智能化学习环境,以“资源 学习空间”的交互式引领教学,形成基于兴趣、技能和经验分享的网络教育分享平台,进而实现“终身学习可以发生在人类生活的所有空间”的目标。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王月